第160章 几家欢喜,几家愁_四合院回到五零
笔趣阁 > 四合院回到五零 > 第160章 几家欢喜,几家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0章 几家欢喜,几家愁

  傻柱等一帮单身狗,收到了通知,全部来到后院,随行家属则在一旁观看。

  来到后院后,看到了一群女人,这帮单身狗顿时眼睛亮了,开始在人群中搜罗合适的人选。

  而这群女人,都是经历过苦难之人,也知道机会难得,同样也在观察着这些男人,希望能够遇上良配。

  与此同时。

  领养孩子的人群,也收到通知,来到后院的一间会议室,与这批孩子们正式见面。

  如果碰到心仪的孩子,可以上前聊聊,让孩子能够消除隔阂,更好的接受自己,早日融入新家庭。

  但是新问题又来了,大家都想要个男孩,为了传宗接代,也不足为奇。

  于是便出现几个家庭,同时看上一个孩子的情况。

  对于这样的情况,街道办已早有对策,就是让孩子自己选择。

  而相亲大会那边,也同样出现了这样的问题。

  只要女人模样稍微俊俏一点,必然有好几个人争着去谈。

  碰上这种情况,林文翠几人早有准备,把女孩喊到旁边问一下,看上谁了?便和谁去谈。

  如果合适,就地领证,如果不合适,再换下一个。

  “文翠婶子,你能不能帮帮忙,那个叫冬儿的女孩,我看着不错,帮我撮合撮合呗!”

  看着那名叫冬儿女孩子,跟别人在聊天,傻柱一脸不甘心的说道。

  “柱子,这个忙婶子帮不了,人家正谈得好好的,我不能去拆散人家,要不你在看看,如果遇到互相看对眼的,婶子在帮你撮合。”

  林文翠无奈的说道。

  这个头可不能开,要不然下面的工作就没法进行了,怪只能怪傻柱,长得太急了,人家看不上啊!

  一旁的阎解成,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,谁叫他也看上冬儿呢!

  大家都得不到,他的心里才平衡了。

  虽然说他长得比傻柱好看,但不能生孩子就是硬伤啊!

  今天的相亲大会,信息全是公开化,这种事可没人敢帮他隐瞒。

  看到相亲大会举办的如火如荼,孙正国也不禁感叹!这不比《非诚勿扰》好看多了,少了套路,多了真诚。

  二十分钟后,第一对新人产生了,林文翠没想到,这人竟然还是自己院的人。

  没错,第一个成功牵手的人,正是后院陈小三。

  要说这陈小三,也是个人才,知道自己的劣势,家里太穷,工作不稳定。

  他没有跟前面几个人争冬儿,而是选了一位模样还过得去的女孩。

  给人家姑娘做出承诺,只要自己有口吃的,绝对不会少了她一口。

  面对这样简朴又实用的语言,这位叫周小丫的姑娘心动了,直接答应了陈小三。

  于是两人现场就办理了结婚证,速度快的令人咂舌。

  现场的几位领导看了,也是比较欣慰,在了解了陈小三家的具体情况后,为了鼓励第一对成功,特奖励一个临时工名额。

  陈小三没想到,自己不光有了媳妇,现在连工作也有了,虽然是临时工,但比打零工强太多了。

  激动万分的陈小三,不知道怎么感谢领导,只能大呼道。

  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!”

  以此来感谢党的恩情。

  大家听了,都感到非常高兴,也跟着后面高呼起来。

  这一幕,正好被来访的记者看见了,还有什么新闻比这更好?

  激动万分的记者,赶紧掏出相机,按下了快门,记录下了这感人瞬间。

  陈小三的成功,激起大家的热情,短短十来分钟,又成功了几对。

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功配对,场上的姑娘越来越少。

  傻柱和阎解成也急了,但你再急也没用啊?谈对象是双方的事,总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吧!

  慢慢的两人已经完全失望,因为场上已经没有姑娘了。

  “文翠婶子,我们怎么办?”

  两家人找到林文翠,共同求助道。

  “没事,你们别灰心,后院姑娘还多着呢!下午上面领导会加派人手,到时候会有更多的姑娘来参加相亲大会。”

  两家人听了,心情开始好转起来,没想到下午还有,大家商议了一下,准备先回家,下午再来。

  两家人离开后,林文翠刚想喝口茶,又看易中海夫妇,从旁边屋里走出来。

  两口子一人牵着一个孩子,满脸的笑容,说明他们很开心。

  “他易大爷,你们这是成了,不过这两个孩子是怎么回事?”

  林文翠满脸疑惑的问道。

  “他一大妈,还要感谢你们家正国,如果他不放我们进来,这两个孩子恐怕要与我们失之交臂了。”

  一回想起这两个孩子,易中海就感到庆幸。

  这俩孩子是姐弟俩,9岁大的姐姐叫小芳,8岁大的弟弟叫小宝,家人已全部去世。

  今年村里闹旱灾,已经养不起他们,两姐弟为了活命,拿上村长给的最后一点干粮,经过千难万险,拼命来到四九城。

  今天来领养孩子的人,几乎全都盯上了小宝,但是小宝这孩子脾气倔,谁要领养他,就必须带上他姐姐。

  多领养一个孩子,对别人来说,有些负担,但对易中海来说,那都不算个事。

  最后,易中海成功捡漏,将姐弟二人全给收养,一子一女,正好凑成个好。

  “那恭喜你们了,终于得偿所愿,对了,你们还没去登记吧?领养孩子跟娶媳妇不一样,可以上户口,领到少量定量粮。”

  “真的,还能领到少量定量粮?”

  易大妈疑惑的问道。

  如果刚才那帮人知道了,估计都轮不到他们领养这两个孩子。

  “当然是真的,刚才吴区长亲口说的,而且娶上媳妇的也有30斤粮票补贴。”

  “那行,他一大妈,谢谢你呀!我们这就去登记上户口。”

  “不会客气,你们赶紧去吧!”

  易中海夫妇走后,林文翠才闲了下来,同事小陈赶紧递来茶杯。

  “林主任,喝口茶,一上午嘴就没停过,早该渴了吧?”

  “谢谢你呀!小陈,还真渴了。”

  林文翠接过茶杯,喝了几口,这才想起几个孩子。

  “小陈,我几个孩子呢?”

  “哦!刚才你在忙,几个孩子回去做饭去了,说下午上班再来。”

  “我知道了,趁着清闲,我们几个也赶紧吃饭吧!中午的工作量很大,再拖下去,恐怕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。”

  “好吧!”

  几人拿上带来的饭盒,找了没人的房间,连饭菜都没加热,就这样吃起来。

  街道办的其他工作人员,基本上也是这样,虽然吃的是冷饭冷菜,但大家毫无怨言,全都干劲十足。

  所以说,正是因为这一代人的努力,才给后世的繁荣昌盛,打下无比扎实的基础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usec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gusec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