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的话 第一~七章回顾_心愿归宿
笔趣阁 > 心愿归宿 > 作者的话 第一~七章回顾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作者的话 第一~七章回顾

  本章分为三部分。

  第一部分,星主做的事。

  “事情按照星主的想法发展”“与此事相关的人全部被送往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原”“似乎都被蒸发了”“比赛日期推迟一个月”。

  第二部分,慕正光和卢浩的讨论。

  上一章里说了比赛奖励里有高考加分,这一章详细写了加分的计算规则。

  “获胜十四场进决赛”,这是慕正光定下的比赛目标。以中古者的实力而言,这个目标偏低。换言之,慕正光定的目标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的。

  补充几个细节。

  第一个细节:到十月中旬,熬过了不存在的“复苏阶段”,慕正光告诉卢浩他到一阶了。

  慕正光越过了复苏阶段,他在到一阶后又过了大约十天才告诉别人他到一阶了。他的警惕性没有徐萦则那么强,但也不弱。

  第二个细节:卢浩曾向他表示过现代者的身份,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,他都有必要回以同样的“诚意”。

  写了慕正光对朋友的态度。

  第三个细节:慕正光大大方方地放出豪言壮语。

  与第二章里的描写放在一起看,“慕正光没有丝毫犹豫,当即拍手称赞”。慕正光不谦虚,但也不骄傲。

  第三部分,慕正光的第一场比赛,也就是标题中所写的“存在之战的序章”。

  在这部分里,主要写的是比赛规则以及倒计时、加速计时的作用。

  具体的战斗场面几乎没有,这是第一场对战,参赛者经验不足,纯粹依靠“能力”对决,没有太多展示战术的机会。

  倒计时和加速计时影响的都是五项基本属性:速度,力量,攻击,防御,思考速度。

  文中没有说为什么这五项基本属性是这么排的,这些内容不重要,有无都可,说了就成水字数了,但在这里可以多说几句,因为《作者的话》不收费。

  速度排在最前,思考速度排在最后,这是按照抽象程度排列的。

  速度是最不抽象的,直接表现。力量也不太抽象,它也能直接测量。防御比攻击更抽象,防御受心理素质影响。思考速度最最最最最抽象,它受心理素质影响极大。

  倒计时和加速计时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,“让金沙作用于对手的视力、听力、反应能力、观察能力、勇敢与胆怯、坚定与软弱、无私与自私”,慕正光没有这么做,有三个原因,“过于刻薄,过于费心,过犹不及”。

  “诱导参赛者激战,建模大赛的本质似乎很危险啊”,从本章最后一段可以看出来,建模大赛确实充满了危险。

  最后再强调一下主角目前用过的“绝招”:倒计时,加速计时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第五章《各有所长各执守》

  本章分为两部分。

  第一部分,商禹的比赛。写了两场比赛。

  第一场比赛比较简单,只用了一段就写完了。

  第二场比赛,商禹对战于宏声。

  通过这部分内容写了渐近线实体的四方面表现,一是质量,二是杀伤力,三是实体能否迅速恢复,四是人们对实体的依赖性。

  先说质量。“他在短时间能调动的质量大约是8千克”,这里的“8千克”是指商禹能在短时间内使用的白纸的质量。

  明确写出杀伤力的是这句话,“一阶渐近者的渐近线实体足以对一阶渐近者造成伤害,哪怕实体是纸”。到本章为止,文中出现的实体有蜡烛、毛笔、沙漏、风车、银杏叶、白纸、雨伞、刀。标准意义上的武器只有刀。

  下一章里更详细、更明确地写了依赖性。

  由于白纸的特殊性,本章还写了第五方面表现,通过人们的努力,使渐近线实体有更多的用法和更强大的效果,“他曾花了两个月认真学习折纸”。

  第二部分,慕正光的比赛,慕正光对战彭浩原。

  在上一章中对战斗的描写非常简单,但是到这一章,战斗开始变长、变得复杂了。

  彭浩原经验不足,而且他很担心对手被他砍伤,这两层因素把他在渐近线实体上的优势几乎抹消殆尽。

  慕正光说“我依赖的也不是我自己,而是沙漏”,这句话放在当前的情境下是准确的,并非自谦。

  在本章中,慕正光对赛局有过错误的估计,但这只是起始,越往后误判的概率越低。毕竟一开始经验不足,而且渐近线实体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很影响赛局。

  由于比赛双方不知道对方的名字,所以,当视角切换到参赛者时,免不了用到许多人称代词,这就需要读者更细心地读,不然有可能看错。

  若是把这些人称代词改为人名,读起来会更省力,但这有违作者的本意,且与事实不符。作者能做的是多种人称代词交替使用,以免同一个词语多次重复。

  最后说一下慕正光的负面情绪。第一章里写的“畏惧”,第二章里的“两人都惊觉不妙,减少了出门的次数”,阅读比赛规则时察觉到的“危险”,面对长刀时的“不安”和“紧张”,这些人之常情,都是正常反应,在他身上都有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第六章《如愿以偿心之暗》

  本章只详细写了一件事,那就是慕正光的第三轮比赛,慕正光对战马明阳。

  魔方同样是个很特殊的渐近线实体,“他是七月份入一阶的,从那以后,他报了个魔方培训班,勤加练习,受益匪浅”,人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让自己对实体的使用更加娴熟。

  “他想他大概明白了为什么他的渐近线实体是魔方”,马明阳想到的原因不一定准确,这只是他的猜测,未经旁白证实,可能对,也可能不对。主角的猜测也是这样。旁白说的必然正确,但要注意有无引号。

  在描写这场比赛时有一个细节,只有在旁白和马明阳的视角中才会称烁光为“烁光”,在其他人的视角中,称其为光线、红光、激光,因为其他人并不知道这种光的正确名字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烁光不是真光。如果烁光是真光,慕正光躲不开。

  “不能过于依赖渐近线实体,尤其是短时间内只能出现一次的实体”“商禹的实体能多次出现,但他也是过于依赖实体的那类人”,马明阳、商禹都是非常依赖实体的人,他们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实体表现出来的。一旦实体被抢走或实体耗尽,他们的攻击能力和防御能力会大幅度下降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第七章《挪用万物域加持》

  本章主要写了三件事,聊天、比赛、聚餐。

  “等我不容易获胜的时候再用”,比起徐萦则,慕正光相对保守。他认为他能轻松获胜的战斗无需使用域加持,但徐萦则不这么想。

  继倒计时、加速计时之后出现的第三种能力,域加持。

  文中对域加持的描述主要有“慕正光展开渐近域,让渐近域选择空气作为目标”“空气的存在力在某种形式、某种程度上被慕正光挪用。在这股力量的辅助下,他的属性是原属性发1.5倍。为了省事,域加持带来的属性提升也仅限于五项常见属性。短期使用域加持,有益无害,用多了会疲惫”。

  本章几乎全是两位主角的主场,只在中间插入了一小段比赛情节。

  “他们再强,那也都是虚的,不能和你我相比”“但在那之前我能先解决我的对手”,在赛场上,徐萦则比慕正光更自信。

  聚餐时徐萦则说“这家火锅店好贵啊,要不我们换一家”。慕正光早有此意,不假思索地附和道“是很贵,换”。

  从这两句话里至少可以看出两位主角的两方面态度。

  一是对对方的态度:信任,为对方考虑。

  二是对价格的态度。一方觉得贵,提出想换一家。另一方听了建议,不假思索地附和。

  在此过程中,没有伪装,没有虚荣,这两人相处时是轻松自由的。

  本章里还有一些其他细节,比如徐萦则对分数的看法、如何处理菜单,慕正光对比赛目标的看法、两人选择的食物有多少是相同的,这些就不再赘述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usec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gusec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